您选择的条件: 李东
  •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 利用空间天体测量法寻找下一个“地球”

    分类: 地球科学 >> 空间物理学 分类: 物理学 >> 地球物理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 分类: 天文学 >> 星系和宇宙学 提交时间: 2024-06-02

    摘要: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Closeby Habitable Exoplanet Survey, CHES)采用空间微角秒级别的高精度天体测量技术, 普查太阳系近邻(10 pc内)约100颗FGK等类型恒星, 探测宜居带类地行星或超级地球; 详细普查宜居行星的数目、真实质量和三维轨道等信息, 这将是国际上首次近邻宜居带类地行星的空间探测任务. CHES的有效载荷是一台口径为1.2 m, 视场为0.44°×0.44°, 焦距为36 m的高像质、低畸变、高稳定光学望远镜, 采用同轴三反TMA光学成像系统. 为实现宜居带类地行星探测, CHES任务中的测量精度为1 μas, 是目前国际测量精度最高的空间探测项目. 在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背景型号项目的支持下, CHES团队深入凝练和论证科学目标, 成功突破了三项关键技术难题: 实现了畸变大视场高像质空间望远镜光学系统技术的重要突破; 突破了10–5pixel级别星间距测量技术; 实现了卫星系统高稳定度姿态控制精度及热控精度的创新. CHES预计发现50颗类地行星, 引领中国空间科学探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 太阳黑子本影振荡的多波段观测

    分类: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1-31 合作期刊: 《天文学报》

    摘要: 基于多波段的观测数据, 研究了黑子本影振荡在太阳大气不同高度或温度的振荡特征. 目标黑子发生在2017年9月15日, 位于活动区12680. 多波段的观测数据包括AIA (Atmospheric Imaging Assembly)的极紫外成像及IRIS (Interface Region Imaging Spectrograph)的紫外光谱和成像. 在太阳黑子的本影位置, AIA 1700\;{\AA}\lk光变曲线的振荡周期约为(4.2$\pm$0.8)\;min, 而AIA 1600\;{\AA}、171\;{\AA}和193\;{\AA}光变曲线的振荡周期约为(2.8$\pm$0.3)\;\lk min. IRIS 的Mg II h和k谱线及远紫外成像(2796\;{\AA})都表现为(3.1$\pm$0.5)\;min的准周期振荡, 而谱线Si IV 1393.76\;\lk{\AA}的振荡周期约为(2.9$\pm$0.4)\;min. 观测结果说明黑子本影的振荡周期随着太阳大气高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小. \lk较短的周期可认为是3\;min振荡, 很可能与黑子本影上方的慢磁声波有关, 它起源于温度极小区并向上传播到日冕. 较长的周期可解释为光球的5\;min振荡, 与太阳的P模振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