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语计划---寻找第二个太阳系及探索动态宇宙

    分类: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8-20 合作期刊: 《天文学报》

    摘要: 像木星和土星这样的冷巨行星对类地行星的形成和宜居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因此, 对像太阳系这样具有多个冷巨行星的系统的搜寻具有重要意义. Kepler以及TESS (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太空望远镜成功地通过凌星的方法发现了大量短周期行星, 然而这些巡天项目的观测基线不足以发现更长周期的行星. 为此, 天语计划将部署两台1\,m望远镜(天语一号和天语二号), 用于结合天语和其他计划的数据通过凌星法来发现冷巨行星及其他行星, 并最终发现类太阳系. 天语一号具有约10平方度的视场以及高速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科学相机, 将对超过1000万颗恒星每小时进行一次高精度测光采样, 并通过天语二号的多波段测光、光谱仪以及高分辨率成像对天语一号发现的候选行星进行确认. 天语望远镜将放置于海拔约4000\,m的中国青海冷湖, 是目前中国境内最好观测台址之一. 天语对亮于14等星的测光精度为0.1\%, 对亮于18等星的测光精度优于1\%, 天语预计在5\,yr内将在类太阳周期发现超过300颗凌星行星, 其中包括约17颗冷巨行星. 基于系统轨道共面以及孪生地球发生率为10\%的假设, 天语预计将发现1--2个类太阳系, 并可被未来的地球2.0计划所证实. 此外, 天语还将通过多种巡天观测模式测量从亚秒到周时标的光变, 探测不同时标的时域现象, 包括超新星早期光变、稀有变星和双星、潮汐瓦解事件、Be星、彗星活动以及系外小行星等. 这些发现不仅将深化我们对宇宙的理解, 还将为公众科学和科普提供重要平台.

  • 上海天文馆双焦点可切换一米望远镜主焦点的天体测量精度评估

    分类: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7-03 合作期刊: 《天文学进展》

    摘要: 上海天文馆望舒天文台的双焦点可切换一米望远镜是目前国内建成的最大口径的科普天 文望远镜。该望远镜采用人工切换主焦点和耐式焦点的双焦点设计方案,耐式焦点主要应用于大 众科普的目视观测,主焦点配备了大靶面科学级 CMOS 终端,视场达到 1.5 ◦ × 1.1 ◦。较大的观 测视场除了适合开展重要的天象直播活动以外,还可以充分应用于新星和超新星巡天搜索、太阳 系小天体和人造天体监测等科研课题的研究。基于实测资料,对该望远镜主焦点的天体测量精度 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对于信噪比大于 5 的星象,星象位置的重复测量精度优于 0.1 pixel; 当信噪比为 30 时,重复测量精度优于 0.05 pixel。以高精度的 Gaia DR3 星表作为参考星表, 分析得出该望远镜主焦点 CMOS 观测图像的非线性特征明显,归算时需要用到 3 阶(20 参数) 模型。对于测试观测资料,亮于 15 mag 的恒星观测精度约为 0.05′′;观测精度随着星等变暗逐 渐下降,17.5 mag 的恒星观测精度约为 0.1′′。

  • 银河系双星团及星团群研究进展

    分类: 天文学 提交时间: 2024-07-03 合作期刊: 《天文学进展》

    摘要: 疏散星团是研究恒星形成和演化理论的理想实验室,然而星团的形成模式仍是一个基本 但未解决的问题。为了深入探讨星团的形成与演化模式,首先需要从观测上证认出具有物理联系 的双星团或星团群系统。开展双星团及星团群性质的研究可以为深入理解恒星等级成团形成的 模式提供重要线索;此外,双星团与星团群为研究同一片分子云中星团的形成与演化模式提供了 绝佳的机会,并有助于理解星团和母分子云在形态及运动学特性之间的联系。从双星团及星团群 的样本甄选和形成机制等出发,简单介绍银河系双星团及星团群的研究历史,着重讨论了 Gaia 时代该领域的研究近况。